张利忠大使在乌干达第一大报发表署名文章《坚持生命至上,迎接胜利曙光》
2023-01-06 21:28


202316,驻乌干达大使张利忠在乌第一大报《新愿景报》发表署名文章《坚持生命至上,迎接胜利曙光》,介绍中方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有关情况全文如下:

随着新年临近,中国首都北京的商场和电影院人流量稳步增长,北京已最先度过疫情高峰,往日的“烟火气”逐步回归,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。中国疫情形势总体稳定可控,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正在制定自己的下一步工作、学习、旅游等计划。

中国政府宣布从202318日(即本周日)起,将依法把新冠病毒感染从“乙类甲管”调整为“乙类乙管”,并同步实施中外人员往来新规。按照新规,取消入境后人员核酸检测,入境后检测阳性的也不再要求集中隔离。中国政府在科学评估当前病毒特点和疫情形势、参考其他国家防疫实践的基础上,进一步优化防疫政策,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、防重症。中国防疫政策正在“换挡”,不可避免会有一个适应过程,中方正在努力确保相关措施平稳有序过渡。

过去3年来,中国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。新冠疫情暴发以来,特别是在疫情最严峻、病毒最凶恶的时期,中国党和政府不惜一切代价,全力保护每个中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事实证明,中国的应对政策是有效的、科学的、符合中国国情的。我们经受住了全球疫情的多轮冲击,成功避免了致命性相对较强的原始株、德尔塔变异株等大范围流行传播,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。中国争分夺秒推出疫苗、快速检测试剂盒和药物,不断提高医疗保障能力。目前中国疫苗年产能70亿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4亿多剂次,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%和90%以上,60岁以上老人的疫苗全程接种率达86%。中国正大力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,重点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。随着防疫政策调整优化,中国积极扩充医疗资源,提高药品可及性,调集一切资源保护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、孕产妇和儿童等重点人群,千方百计降低重症,减少死亡。

近期,随着感染人数增加,一些民众出于预防心理抢购和囤积药品,导致部分地方、部分药品供应出现短期紧缺。但中国有强大的抗新冠病毒药物和检测试剂生产能力,可保障充足的供应。目前,中国退烧药扑热息痛和布洛芬的日产能均已达到7500万片以上,抗原检测试剂日产能已超过1亿剂,且正在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,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,全力确保药品供应充足。

过去3年来,中国积极为包括乌干达在内的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面对全球疫情,中国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,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。中国不仅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抗疫产品,还毫无保留地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22亿剂疫苗援助。中国向 34 个国家派出了 38 个医疗专家组,并通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支持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抗击疫情。中国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。

过去3年来,中国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之道。在疫情暴发之初的2020年,全球经济面临强劲逆风的时刻,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02021两年平均经济增速达5.1%20212月,中国宣布成功消除绝对贫困,这在疫情形势下更是一项来之不易的壮举。2022年,中国经济复苏稳中向好,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%,在上半年同比增长2.5%的基础上继续巩固上升趋势。 随着各项政策落地,各方普遍预计,今年中国经济将呈现明显复苏增长势头。

随着中国疫情形势不断好转,稳增长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,中外人员往来更加便利,中国积压已久的消费需求将集中释放,投资者信心将得到提振,中国经济将出现强劲反弹,为包括乌干达经济在内的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利好。

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。新时代新征程,中国始终代表着稳定性、确定性和机遇,并将继续为世界发展注入正能量,中国将和世界各国一道,迎接抗疫胜利的曙光,拥抱更美好未来。



推荐给朋友:   
全文打印       打印文字稿